本章由自然物势阐发统治谋略重在治国张极必歙强极必弱举极必废予
本章由自然物势阐发统治谋略,重在治国。张极必歙,强极必弱,举极必废,予极必夺,也就是说,张是歙的先导,强是弱的前兆,举是废的端倪,予是夺的根苗,这是自然事物发展的大势,运动的规律,即所谓物极必反,对立转化的微明之理。因此,要处于柔弱地位,才能战胜刚强,这种治理国家的玄机谋略不能随便示人。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举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
本章由自然物势阐发统治谋略,重在治国。
张极必歙,强极必弱,举极必废,予极必夺,也就是说,张是歙的先导,强是弱的前兆,举是废的端倪,予是夺的根苗,这是自然事物发展的大势,运动的规律,即所谓物极必反,对立转化的微明之理。因此,要处于柔弱地位,才能战胜刚强,这种治理国家的玄机谋略不能随便示人。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举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
柔弱胜刚强。
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歙(xī):收敛。
固:定。张:扩张。
微明:隐微而显明。
鱼不可脱于渊:鱼不能离开深渊。
延伸阅读:
- 惊霜因霜落而惊觉秋天的到来吊这里是悲伤的意思阑栏杆青林黑塞指[图]
- 刘锦棠一面假意安排接纳两千多回民军做出践约的样子麻痹回军一面[图]
- 晏殊还是孩子的时候张文节就曾经向朝廷举荐过他并将他召到京师适[图]
- 命爵命封赏之命令 开国始建邦国楚简《易》作“启邦”是汉时避刘[图]
- 西周三川皆震伯阳父论周将亡本篇记载西周大夫伯阳父对三川地震发[图]
- 打甚么不紧宋元口语即不打甚么紧犹言没什么要紧罚下这等无头愿发[图]
- 宋回答说“我打算说说交战的不利之处”孟子说“您的志向是很好的[图]
- 本章由自然物势阐发统治谋略重在治国张极必歙强极必弱举极必废予[图]
- 鹈胡水鸟名好群飞沉水食鱼,鱓鲔许慎注“鱼名”按《说文》“鱓鱼[图]
- 列子回答说“虚无本身是无所谓贵贱的”列子又说“要否定人为的名[图]